在銀川市西夏區興涇鎮禹貴亮家的羊圈,200余只羊兒撒歡吃著飼草,好不熱鬧……
“過去我家養的是本地灘羊,現在羊圈里全是改良后的品種羊,生長速度快,產肉率高,市場價格也更高。自從養殖改良羊后,我家的日子越過越好。”禹貴亮笑著說。
禹貴亮所說的改良羊,是本地灘羊和澳洲薩福克羊雜交的后代。2015年,寧夏中牧億林畜產股份有限公司從澳大利亞引進杜泊和薩福克優質原種種羊,一方面進行純繁,一方面與本地土種羊進行雜交,改良土種羊品種,解決周邊區域肉羊養殖業種質資源短缺問題,助推肉羊產業發展。
在寧夏中牧億林畜產股份有限公司的進口種羊繁育場,記者看到,9棟具有國家標準現代化大型羊舍整齊劃一,場區設有設施先進的技術中心,配有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凝膠成像分析儀、PCR擴增儀等高精尖儀器設備,實驗室配備了精液檢查室、胚胎移植手術室、分子實驗室及檢胚室。公司副總經理劉維國說,目前存欄純種杜泊、薩福克羊5000余只,具有年輸出2000余只優質良種、生產5000枚優質胚胎的能力。
雜交改良羊和本地土種羊到底有哪些區別?劉維國介紹,“雜交后代集雙親優勢于一身。拿薩福克羊與本地灘羊雜交后代來說,既有父本長得快、產肉多的特點,還有母本肉質鮮嫩的特點。雜交羊可2年3胎,本地灘羊1年1胎,在同樣的條件下育肥,3月齡的雜交羊平均可以長到30公斤,雜交羊的肉質細嫩還不膻,市場行情非常好。”
“品種改良后,增加了羊養殖經濟效益。同樣是4個月左右的羊羔,土種羊每只賣到800元至1000元,改良羊每只能賣到1500元至1800元。”禹貴亮說。
為了提高農戶的養殖積極性,寧夏中牧億林畜產股份有限公司還專門派專家和技術人員,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向農戶普及本地羊品種改良知識,為他們提供飼養管理、疫病防治、飼料配比等方面的技術支持,讓農戶學到實用養殖技術,實現收益最大化。劉維國告訴記者,公司目前已經將雜交改良羊的輻射面擴大到了賀蘭縣、永寧縣等地,涉及農戶1000戶,每年幫助農戶增收200萬元。
“現在,這些改良羊可是我家的致富寶,我要好好養,好日子還在后面呢!”禹貴亮樂呵呵地說。
據了解,目前寧夏中牧億林畜產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引進國外優秀種羊和持續改良地方優質種質資源,自繁自養,優選優育,極大提高轄區內良種覆蓋率,解決了周邊區域肉羊養殖業最根本的種質資源短缺問題,已為寧夏及周邊區域共提供優質種羊10000余只。同時,以種質資源為核心,通過優良種質資源及本場先進繁育技術的輸出,充分帶動眾多養殖戶從事肉羊養殖的產業化經營,對區內肉羊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和農業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記者 雷夢)